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9章年后赶集(1 / 2)





  年节好过,日子难过。

  过了初二,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正月初七。

  在辽东,有一鸡二鸭,猫三狗四……人七马八……这么个说法。

  初七是人日子,需要吃过手擀面绑腿,人才能一年顺遂。

  家家户户都擀面条,雷打不动。

  耿氏做手擀面做考究,面条劲道,卤子鲜香。

  吃过面条的丁琬,换了身衣服去酒坊。

  离老远就听到院子里吵吵闹闹。

  虽然一个村住着,可过年那几天,倒也不是常常见面。

  大家客套的相互拜年,自发的打扫卫生,不用人吩咐。

  张青山拿出年前买回来的鞭炮,放在小炕上烘一烘。

  丁琬见了,不放心的嘱咐:

  “差不多就拿下来,别在着了。”

  冯家屯大火的事儿,让他们这些人,都心有余悸。

  转天正月初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后,酒坊正式开工。

  张青山把丁琬叫去了库房,这边的酒已经到了蒸馏的部分。

  “我觉得这次要比上次好,现在就能闻到酒香了。”程豹笑嘻嘻的说。

  丁琬闻了闻,点头,道:

  “你们手法越来越娴熟,日后只要注意,出的酒肯定一次比一次好。现在出来多少了?”

  张青山闻言晃了晃桶,说:

  “差不多有二十斤。”

  丁琬颔首,指着一旁的坛子,说:

  “都给我装起来,我一会儿要去县里。再出来的酒,就给我爹那边送去。”

  “好的。”程豹应下,拿坛子过来。

  把现在蒸馏出来的酒倒出,过称。

  二十二斤。

  “记好了,回回头对一下,看看能出多少。”

  “好的。”张青山应下,把坛口封紧。

  丁琬抱着酒坛回家,家里的耿氏跟徐致远,已经准备好了。

  把酒坛放下后,说:

  “等我一下,换身衣服咱们就走。”

  “好,不着急。”耿氏嘴上这么说,可却已经下地穿鞋了。

  自打两个儿子出事儿后,她就没出去县里。

  丁琬换好衣服过来,娘仨把门挂好,两条狗都放出来,这才上了马车。

  丁槐赶车去县里,耿氏指着坛子,道:

  “琬儿,这是刚出来的酒?”

  “对。”丁琬点头,“我一会儿给回春堂的萧逸帆送去。娘,你换到让那边的郎中给你号下脉。”

  这几天耿氏偶尔会头晕,丁琬一直都记在心里。

  本打算找李郎中来看看,可耿氏犟,说啥都不让。

  这不,听说要看郎中,还是摇头拒绝:

  “哪就那么金贵了。头晕正常,可能没睡好啥的,不用麻烦。”

  没等丁琬说话,徐致远就开口说:

  “奶,听我娘的,咱们把把脉,看一看。”

  “好好好,听我孙子的。”耿氏笑眯眯的颔首,把人搂在怀里。

  心肝宝贝的话,她还是要听的。

  丁琬看着冲自己眨眼的儿子,心里熨帖。

  马车刚进城,就听到了熙熙攘攘的叫卖声。

  徐致远竖着耳朵听,脸上都洋溢着笑。

  耿氏看着孙子的样儿,笑眯眯道:

  “一会儿带你好好转转。想买啥现在就想,你娘带银子了,过这村儿可没这店喽。”

  “不用,我自己有钱。”徐致远得意洋洋的挑眉。

  耿氏抿唇轻笑,提醒着说:

  “你那点岁钱可不够。”

  “咋不够,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