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3章必须要留?(1 / 2)





  柳氏把儿子交给丈夫后,便去厨房做饭。

  这三年她虽然贵为县令夫人,可每天一家三口的餐食,她还是会亲自下厨。

  没法子,农家生活惯了,做事也习惯了,冷不防让她啥都不做,并不舒坦。

  况且儿子自打去了京城,就上任之前到家小住几天,过年都没回去,已经很久没吃过她做的饭,当然得好好表现一下。

  红烧肉、干烧鱼、豆角炖五花肉、小野鸡炖蘑菇……

  可以说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来做,就怕儿子少吃一口,亏着了。

  唐嬷嬷在旁打下手,看着一直嘴角噙笑的人儿,说:

  “真是当娘的心。夫人想二少爷了吧。”

  “能不想嘛。”柳氏轻叹口气,“都在北边,可过年他都回不去,一个人在这边,想想我都心疼。”

  唐嬷嬷见她眼眶微红,急忙转移话题道:

  “咱家二少爷前途无量,回京团聚肯定比在蛟阳县团聚好,您说是不?”

  柳氏笑着摇摇头,要求不高的道:

  “去哪儿都行,只要他高兴、过得顺心就好。”

  说着,看着一旁做事的婆子们,问:

  “你们县太爷在这边,平日都做些啥?跟我说说呗。”

  厨房这边一共四个婆子,两个是从京城徐家过来的,两个是当地的。命苦,家里男人没了,一个人养家、养孩子,所以丁珏就把他们弄来县衙做饭。

  这样不仅能带出一张嘴,平日他们多做拿回去,也能给孩子们吃。

  当地的婆子自然不会多嘴,生怕丢了这份工。

  京城来的就更是了,徐家最忌讳的就是下人多嘴多舌。

  见她们四个全都不吱声,柳氏讪笑的摇摇头,道:

  “没事儿,你们该咋说咋说,我就问问。”

  厨房管事李嫂子见状,轻声回答:

  “丁县令每天就是衙门、后宅两头跑,如果要出去应酬,就会提前跟厨房说一声,别做他的饭。除了一开始县令大人总是出去,最近几个月没有了,一日三餐,都在县衙,十分规律。”

  柳氏一听这话,忙追问又说:

  “可有什么夫人来过?或者你们县令出去见过什么姑娘?”

  “这肯定没有。”李嫂子急忙摇头。

  其他四个也跟着摇头。

  唐嬷嬷见状,抿唇轻笑道:

  “夫人这是着急了?”

  “能不急嘛。”柳氏轻咬下唇,一边包茄盒一边又说,“过了年十九,在村里这个年岁有的都当爹了。”

  唐嬷嬷往锅里到油,等油热的时候,道:

  “夫人也说了在村里,这不是不在村里嘛。就像皓倾,不也是去年才成亲?咱家二少爷一表人才,娶媳妇不愁。”

  “说是这么说,哪个当娘的不担心呢?”柳氏边说边往里面下茄盒。

  看着一个一个冒着油花的丸子,轻叹口气又道:

  “不过老丁家成亲都碗,你看大现,拖到二十岁才找了芷伊这么个可心的。二珏……倒也不着急,再等等也行。”

  唐嬷嬷见状也不再劝,用笊篱拨弄了一下,把炸好的茄盒夹出。

  就在厨房这边忙活的时候,蓝九急匆匆从外面进来,拱手说:

  “夫人,麻烦您去趟前面。”

  “啥事儿?”

  “您请。”

  见蓝九不说,唐嬷嬷出声道:

  “夫人去看看吧,这边奴婢来做。”

  “好。”柳氏点头,把手里茄盒放进油锅,跟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