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1节(1 / 2)





  郁容不解:“怎么了?”

  聂昕之没有回答,转移了视线,神色淡淡地望向大道。

  郁容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微微愣了愣,就见之前那伙拿着农具作武器的村民,发现大黄牛晕死后,重新从四方汇合,有几个受伤的被搀扶着。

  大概被刚才那天外一出给吓到了。

  一开始不管不顾就要大家抓人的老者,面露忌惮,犹犹豫豫,想往这边靠近,又不敢真到跟前来。

  最倒霉的数让他们搭便车的老汉,被几个村民制住了。

  老汉挣脱不得,痛号了起来:“我的牛,我的车啊——”

  郁容闻声,顿觉愧疚不已,若非他们“多管闲事”,不至于连累了这无辜老汉。

  想到牛发疯前的事,他心里有了些猜测……约莫是误会,结果搞出这一场的乌龙。

  “请问老伯,”敛下纷杂的思绪,郁容主动上前一步询问,“这孩子可是你家的?”

  老者忙点头,没了之前的气焰,说明:“虎子是我大孙子。”

  随后是简短的几句交流。

  名叫“虎子”的小孩,走丢了其实有好几日了。

  虎子的祖父,老者是五里之外的山村里长,发动了一村的村民,这些日子在附近一直找寻,后来打探到了消息,就埋伏候在了这条道上,误以为郁容几人是拐卖小孩的人贩子,这才有了一开始的“围攻”。

  言谈之间,郁容确定了小孩是老者的孙子……至少是很亲的亲人。

  解除了误会,经过一番沟通,自是达成“和解”。

  赶车的老汉被放了。

  ——人贩子当然不会放过,几个村民将被疼醒受了伤的夫妇五花大绑。

  其后是好一番的忙乱。

  昏死的大黄牛,好歹没真死了,不知老汉怎么弄的,醒来了的同时恢复了“神智”。

  可惜,车完全报废了。

  郁容掏了碎银,补偿给老汉,遂与聂昕之,在那位里长的盛情邀请下,去了名叫罗山村的村子。

  人贩子被控制了,不能自由行动,被拐的小孩子又找到了家人,自不必紧迫赶往县城。

  便顺手推舟受了邀请,借个地方歇脚。

  郁容心疼他家兄长,一天一夜没休息好,刚买的水食没来得及吃就遭此“横祸”,主要在于,对方受了不轻的伤,虽是紧急处理了,他却不放心。

  找个安稳的地,全身检查一遍,才能彻底定心。

  聂昕之对郁容向来千随百顺,这一回对其决定自不会有异议。

  “咱们歇一晚再走,”郁容走在他家兄长身侧,说着悄悄话,“刚听那里长说,理县有码头,可以包船,从这边到雁洲,顺风顺水,多请几个水手,一天一夜就能到家。”

  马车什么的,男人受了伤,不方便赶马,关键是……刚刚出了一场“车祸”,对乘坐牛马车什么的,一时心有余悸。

  船行慢归慢,走的水路并非湍急的大江大河,胜在平稳。

  聂昕之微颔首,仍旧是一副“俯首帖耳”的姿态:“听容儿的。”

  郁容闻言,轻笑了一声,目光无意识地投往渐至眼前的村庄,略是惊奇:“这村子看着感觉不大,好像比青帘还富裕。”

  只见这家家户户,房子齐整,俱数垒砌了一人高的院墙,尽管,砖瓦房也不算多,但真的比郁容见到过的绝大多数村子,看起来气派多了。

  自名姓罗的里长听到了他的赞叹,笑呵呵道:“罗山再过去有个宝山,村子上的人靠捡矿每天能挣大几百的。”

  郁容一时没反应过来:“宝山?”

  老者问:“有没有听过曹山矾石?”

  郁容恍然大悟:“那座大山就是曹山啊?”

  因着药用常用到明矾,他对曹山这个名字还挺耳熟的。

  老者道:“就是曹山,前两年,在东山那边还找到了铁石……可不就是‘宝山’?”

  “原来如此……”

  交谈之间,郁容二人来到了村子里最“豪华”的大院子,即罗里长的家了。

  一对年轻夫妻,看到里长抱着的孩子,激动地哭出来,扑上前叫着“虎子”。

  郁容仔细辨认了一番,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基本上肯定,虎子确实是这家的孩子。

  罗里长一家对虎子的“救命恩人”感激不尽,请吃饭什么的理所当然,还极热情地留二人在家过年。

  在这过年是不可能的。

  不过被安排了一间客房,却是正合郁容心意了。

  应付完了罗家人,他连忙关紧门窗,让男人脱了衣服,做起“全身检查”。

  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