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0节(1 / 2)





  说到这,郁容倏而想起往常每一回出门,乱七八糟地遭遇各种事,不免暗自庆幸,这一趟除了有几天天气实在不宜赶路,在驿路客店停驻了一小段时日,真真没遇到任何懊糟的人或事。

  一路上也不是没遇到生病者。

  他看到皆顺手给救治了,多是换季感冒,或者饮食不当以至肠胃不适,基本上扎个针,开上一剂药便没大碍了。

  思及此,郁容不经意地弯起嘴角。

  适逢秋高气爽,旅途漫长,偶尔虽觉得累,但是见识到不同的风俗民情,和旻国的好山好水,此次出行真得太舒心啦!

  兴致一高,便顺手扯了一根长在斜坡土石缝间的小草,他含笑开口,问向贴着自己“黏黏糊糊”的男人:“知道这是什么草不?”

  走南闯北,据说跑完了旻国内外几乎所有地方的男人,见多识广是理之当然的事。

  聂昕之没甚么犹豫,答道:“苓草,俗称蕺菜。”

  郁容眨眨眼,正欲张嘴出言,却听对方补充说明:“药食兼用,医家称其臭猪巢。”

  “臭猪巢?扑——”

  郁容破功,笑得欢快极了:“谁起的名字啊,这么有才,我之前以为叫猪鼻孔就够恶搞了。”

  聂昕之眉目半垂,静静地注视着笑点极低的某人自顾自地傻乐着。

  乐够了,郁容晃荡着手里的草茎:“我师父称这为鱼腥草,据说很多人拿它凉拌着吃,我尝过两口,实在不习惯这味道。”

  虽说吃不惯,但也不觉得有多难闻,给这鱼腥草取名臭猪巢的,到底有多嫌弃它的气味啊?

  不过他记得天朝本草类古籍中,确有不少类似“臭菜”、“臭草”的叫法……看来不少医家,都不喜欢其味。

  “兄长呢,吃过没?”

  聂昕之语气淡淡:“尝行军缺粮,便以苓草果腹。”

  郁容闻言,心有戚戚:“真是太艰苦了。是你十几岁跟北戎打仗那时?”

  聂昕之平静地“嗯”了声。

  “怎么会缺粮?”

  问题一出口,郁容就觉得自己这话太傻了。

  聂昕之没嫌弃他傻,有问必答:“急行先锋军,引路者迷了路。”

  满心正在酝酿的感慨啊心疼,一霎时化作了泡影。

  郁容囧了囧,禁不住再问:“谁引路的?”

  没被拖下去杖责几十大板麽?

  聂昕之答着话:“骠骑大将军。”

  郁容扬扬眉:“听起来很厉害啊。”

  不知这迷路的大将军如今干啥去了,告老还乡没?

  聂昕之应了声,简短作着说明:“赵是其父。”

  “原来是……”郁容忽地张大双目,“烛隐兄他爹?你表叔?”

  聂昕之颔首。

  郁容默了。

  想到跳脱、有时候让人一言难尽的烛隐兄,其父是这样的人,感觉好像没什么好意外的。

  聂昕之评价:“骠骑大将军戎马一生,骁勇善战。”

  郁容忍不住接了下一句:“就是不识途。”

  聂昕之没有反驳,竟微微点了头。

  好罢,人有长短,没必要大惊小怪。郁容暗道,目光不经意飘过路畔紫色小花,顺手摘了一朵,笑盈盈地送到男人跟前:“兄长辛苦了,送你一朵鲜花,以示容爱戴之情。”

  聂昕之抽空一只手,接过了紫色小花,说了声:“紫菀。”

  郁容故作夸张,扬起嗓门:“答对了,给聂普选手加一分。”

  聂昕之没吭声了。

  郁容边留意着脚下,小心走在山路间,眼珠子不安分,边兴趣盎然地打量着满山的草木。

  说西南药材资源丰富,果真不假,在他眼中这漫山遍野的,全是药材。

  当然了,真正珍贵稀罕的也不多,诸如野蒿、蒲公英、苍耳之类的,多是山间野地常见的药材。

  也有一些是乾江两岸见不到的,西南独有的草药,比如……

  郁容忽而顿步,探着身,胳膊越过一堆碎石块,摘了一朵与紫菀乍看之下略有相似,明显同属于菊科的浅色紫花。

  “聂普选手,请问这又是什么花?”

  “聂普选手”这一回没再不假思索,思考了少刻,道:“飞蓬。”

  郁容洋洋得意地摇头:“非也……”顿了顿,改口,“不对,兄长也没说错,虽然习惯叫它灯盏细辛吧,但那是药名,植物名叫短葶飞蓬。”

  聂昕之认真地听着,偶尔配合地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