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六章乌夜啼第一折上





  永定元年正月的天空总是这般的阴沉,却也仍旧压不住街头巷尾的节庆之气。

  窗外远远地传来喧嚣之声,风茗却是充耳不闻。她抿着唇微微低眸看着手中的一纸家信,原本擎着发带的另一只手在空中怔然似的顿了顿,而后又将它们缓缓地放在了梳妆桌上。

  也正是在此刻,她的房门被轻轻叩响。

  “风茗,我见你许久未有动静,可是信中提到了什么异状?”

  “无事,那里……一切安好。”听得沈砚卿的话语,风茗这才略微回了回神,扬声答道,“房门未锁,先生有什么吩咐不妨细说。”

  “即便风家不似中原这般讲究,又哪有不请自入的道理?”门外,沈砚卿不觉轻声笑道,“放心吧,我也不过是见你久久没有动静,前来询问一二罢了。”

  “先生何必拘谨?这信中并无什么绝密之事,何况也有些需要请教先生之处。”风茗的目光尽管仍未从信件之上移开,也不禁笑了起来,“三哥在信中提及如今两地通信不便,却又通篇只是些闲言问候。或许……是我忽略了什么?”

  “他既然能将这‘无关紧要’的家书送来,想必与中原之间的通信也不至于不便。”沈砚卿沉思了片刻,缓缓地将门推开了些许,道,“更有可能的是,他在家书之中原本想说的东西在当下的风城不便提及,或者……受人牵制?”

  房门缓缓打开,正可见风茗端坐在梳妆台前不知在思索着什么,只是微微偏过头来将信件递了上来,便重又有几分心不在焉地侍弄起了自己半绾的发髻。

  沈砚卿接过这一纸家信细细地看了起来,不多时便略带些许调侃地笑道:“看来三公子对你甚是想念,风城之中的乱象刚一平定,便催促你回城了。”

  “先生怎么这时候也要取笑几句?”风茗不觉牵了牵唇角,语调之中虽带着笑意,微微蹙着的眉头却并未就此舒展开,“好像很盼着我早些回去似的。”

  “我的意思是,”沈砚卿只是轻轻地一抬眼,似笑非笑地瞥了风茗一眼,“不管怎么看,如今的风城都是内乱方定百废待兴,可不是接你回去的好时候。除非……”

  风茗仔细想来亦是觉察出了几分异常:“除非洛都的情况会比风城更糟?”

  “不仅如此,若无十之八九的把握,他不会在眼下提出此事。也就是说,风城有绝对的能力在洛都或许会有的动乱之中独善其身。”沈砚卿说罢,目光从信件之上抬起,凉凉地扫了一眼窗外,“可如今洛都尚未流露出半点乱象,更不用说在关外之地遥遥牵制住幕后之人。那么,这样的能力又从何而来呢?”

  “最大的可能便是……三哥暗示我们他知晓其中的内情,并且早有打算?”风茗说到此处不觉有些讶然,片刻之后,却又是笑了笑,“确实,风城内乱自南城而起,父亲与三哥也自然会密切关注南城在中原的动向——”

  她沉默了片刻,又觉得隐隐地有哪一处仍是不对:“奇怪,若是三哥写信时有如此用意,为何对枕山楼却没有半点隐晦的提点或是警示?如今敌暗我明,南城一旦生事,便将置枕山楼于被动之境。”

  “或许在他们的计划之中,原本就不需要枕山楼的协助。”沈砚卿略微顿了顿,似是斟酌了些什么,又道,“这是最好的情况。”

  除此之外的情况自然是不言而明:他们也是力所不能及,自然无从给予更多的警示。

  风茗自然也猜到了这一层,微微抿着唇沉默了许久,方才再次开口道;“如此……先生可有什么对策?”

  “其实凭心而论,三公子的提议在眼下看来也确实不错。”沈砚卿笑了笑,径自说道,“你若是留下,只怕难免会被有心要挟风城之人惦念上。即便此时返回风城是山高路远前途未卜,但前往邻近之地的风氏商会暂避,也未尝不可。”

  风茗正编着发的手不觉停滞了片刻,微怔之间手中原本已梳理好的发髻再次半散开来。她略微偏过头来,敛去了几分笑意,道;“先生难不成觉得,我这样招摇地前往他处便不会引得那些人出手了?”

  沈砚卿也并不反驳什么,仍旧是颇为散漫地笑着,好似早有预料一般,反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呢?”

  “不若……派些人手假借送我返回风城的名义乔装前往并州,”风茗沉吟了许久,道,“也好看一看,究竟是何人会按捺不住借机动手。”

  “不错的想法,但如今枕山楼未必能拨出多少足以对抗这些情况的人手,更有可能的是,这些人会一去不返。”沈砚卿亦是沉思了片刻,最终仍旧是赞成道,“不过也确实不失为一个声东击西的好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风茗听罢,轻叹了一声,无奈笑道:“先生这是在安慰我?大可不必。”

  “无论怎么看,这确实值得一试,只不过你所预想的结果很难取得罢了。玉枕山楼而言,既可隐去城主之女的行踪,也可试探一番暗处之人的势力。”沈砚卿一面施施然说着,一面抬手为风茗轻轻拢了拢散开的长发,“于我个人而言么……自然也不愿见你置身险地。”

  “这不是险地。我在枕山楼也待了三年有余,如今适逢危难便先行远遁……”风茗垂了垂眼眸,说到此处时又似是轻轻地笑了一声,“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沈砚卿沉默着为她不紧不慢地整理好散发,而后才缓缓开口道:“或许吧。”

  “当年的平陵之变后,难道先生便会为了不置身于险地而退却么?”风茗很是坦然地笑了笑,在反问后又自问自答道,“自然也没有。”

  “诡辩。”沈砚卿了无笑意地牵了牵唇角,“我那时已有了来自风城的退路,自然知道即便失败也不至于身死,然而你并不一样。”

  “但那也是为了继续调查。事到如今, 这桩旧事幕后所牵涉的人远超你所想——”风茗说着抬起眼来,从铜镜之中直视着他的双眸,“无论是长秋宫、赵王,甚至是南城……在那场变故之中,想必谁的手上都不干净吧?即便如此,你也并不打算就此罢手——那么对于风城城主之女而言,既是城中乱党觊觎枕山楼,自然也更没有逃避的道理。”

  “当真是小看了你的口才。”听罢,沈砚卿反倒是笑了起来,神色之间却并无往常的散漫与从容,“话已说到此处,你应当明白此行凶险。若是来日后悔了……我可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正因凶险,我才如此。”风茗暗暗地握了握拳,低声道,“先生原本不必如此以一人之力应对他们,而我也终归不会一生都活在别人的庇护之中——从前是父兄,现在则是先生。”

  她这样说罢,微微抿着唇从镜中看着沈砚卿的神色,却见他似乎反倒是放松了几分,从容地笑着行至风茗身后,不紧不慢地替她将长发挽起。而此刻沈砚卿身侧,雕花的帘栊正半开着,细细看来,似有几缕极淡的日影如雾如烟,洒入屋内。

  “如果这当真是你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我自然也没有逼迫你离开的道理。”沈砚卿略带着几分笑意的目光在镜中与风茗对上,而他又不知何时从袖中取出了一支颇为别致的花簪来,一挑一簪之间绾好的,便正是风茗平日里最爱梳的发髻。

  “这是……”风茗怔了怔,又不觉抬手抚上了那支簪子,从镜中正可见那簪子的头部分明是一朵小巧却也繁复舒展的雪色昙花,纤长的“花瓣”末端泛着极淡的紫色。而她的目光再向上移了些许,便看见此刻沈砚卿仍旧保持着方才微微躬身绾发的动作,眼帘低垂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中秋前一日时我见这花很是称你的气色,可惜越美的事物向来也越是转瞬即逝。恰好前些日子得了这块玉石,不如便雕上一支花簪,也算是三年来的一番心意。”沈砚卿很是轻松地笑了笑,又道,“其实那时若非风城骤变,应当已是你的北归之期。你应当明白,待此事结束后,我即便想留也多半是留不住的。”

  风茗微微低下头敛眸,断断续续地叹了一句:“我……自然知道,只是……”

  她心中又何尝不知风城父兄的打算?无非是急于在此百废待兴之时,借着她一桩“恰是时候”的婚姻拉拢一番城内观望着的某个家族罢了。哪怕风茗自小谙熟的教诲令她向来也算能理解这般交易的重要,如今心中到底也仍旧有几分不甘与抵触。

  然而此言一出,她却听得沈砚卿似是颇为漫不经心地轻笑了一声,徐徐开口道:“不过若是事事皆依照风城那边的意思来做,也未免太过无趣了些。”

  风茗有些愕然地抬了抬眼,果然看见了那再熟稔不过的戏谑笑容,而阴霾的天光也似带了几分活泼的暖意。 电光石火之间她也不知究竟是想到了些什么,忽而便再次开口问道:“那么,不如索性一同来风城看一看?”话一出口风茗便顿觉失言,有几分尴尬地轻咳了一声,又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先生在洛都待了这么多年,便从未想过了却这番往事之后该去哪些地方走一走?也不对……”

  她有几分局促地红了红耳根,一面后悔着这番不假思索的邀请,一面径自斟酌着合适的说辞。

  沈砚卿听到此处,却已是再一次地轻笑起来,琥珀色眸子里跃动着清透的光芒,一如漫天的烟霞沉入粼粼海波之上,跳动着迷离的暖色碎光。他抬手轻轻覆在风茗的肩头,宽慰似的微笑间却是字字坚定:“你且放心。”

  放心……放心什么呢?风茗翕动了一下双唇,却到底是没有问出口。

  而沈砚卿亦是不再多言,旋即便已收回了手站定在风茗身后,如往常一般笑着调侃道:“好了,还要在这里磨蹭多久呢?明日洛都便要开市,不如随我去看看商会各处准备得如何了?”

  “好。”风茗便也展颜一笑,下意识地抬手将那昙花簪扶了扶,而后才起身向着沈砚卿微微颔首。

  她起身之后看见,窗外的天色仍旧是阴霾森冷,而青衣如水的年轻男子背着沉郁的天光,含笑向她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