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2章 我的野蛮女友带出来的野蛮风潮(2 / 2)

“现在正在调查(我的野蛮女友)带起来的野蛮风暴,没有征求你们的自由就拍了照,是我冒犯了。”

“不过我感觉,那么多学电影里女主阿虹脾气行为的女孩、女生里,还真是你最抢眼,最靓,有没有兴趣接受我的采访?”

赵东淮计划拍这部电影之前,就知道,这算是一种在传统儒家文化圈里掀起女权思潮开篇的一部电影,这样的电影,当然要适当的加以舆论引导,才不容易造成误伤。

虽然说野蛮风暴已经有了苗头,但只要传媒利用得好,你把电影主题引导向“纯爱下的成长主题”“电影情节,切勿过度模仿”等等,就行了。

他是不可能在自己大本营里打拳或者引起对立的,在外面的地盘煽风点火无所谓,自己的地盘当然是稳妥为上。

伴随记者的话,小张明显有些紧张,袁洁瑛则是翻了个白眼,“你说采访就采访啊,没兴趣。”

记者灿笑,“如果你愿意接受采访,让之前的照片登报,会有红包的,不多,但几百元还是有的。”

袁洁瑛这才一怔,“那行吧……”

几百元红包不少了,她还是个17岁中学生,家境普通,要知道她爸妈一个月薪水都只是一两千港币。

…………

新的一天,野蛮风暴继续席卷本港。

报纸上无数人依旧在吹捧着电影和陈虹,比如金镛的明报上,知名才女之一亦舒就亲自写了一篇影评,把男主阿叶在电影里说的台词,“第一,不要打算让她温柔、第二、……第五、……”等等十条规则,全部写在了专栏里。

亦舒本人则大肆吹捧,(野蛮女友)里的叶彤真是最佳男友表率,值得并号召全港男性学习。

报纸售卖中,九龙日报的对应影评就出现了,某总编亲自操刀,向大众讲解不要过分解读(野蛮女友)里的各种情节,不要过度模仿,爱讲的是彼此成长和双向付出、以及陪伴。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不建议影迷们把别人的爱情模仿进自己的生活。

你刚利用(野蛮女友)卷钱,骗眼泪,还捧红陈虹,若直接在媒体上踩野蛮女友的爱情观,妥妥是又当又立了。

九龙系媒体就是把(野蛮女友)定义为一部精彩的爱情电影,情侣间小模仿,偶尔跟风下潮流,那是调节气氛,增添趣味。

但千万别过度解读,某某人说的男主阿叶的性格行为值得全港男性学习,那就是“抛开事实不谈”了。

我们要尊重每一对情侣的具体情况,尊重每一个人的独有爱情。

爱情之所以美好、珍贵,甚至伟大,就是每人都有属于他(她)自身的爱情故事。

九龙日报一定了调子,其他小弟报包括天天、东方系等纷纷下场,直接把亦舒都快喷自闭了……

而正在成长中的野蛮风暴,也开始随着媒体的宣传,逐渐变成了另一种味道,的确还有影迷们看完了,女友之类想刁蛮、野蛮一下,不过大部分都是清醒、克制,偶尔来一下当个调节氛围的情趣。

不再像大荧幕里的陈虹那样,一路暴躁下去,动不动打人了。

毕竟媒体说的很对,爱情之所以珍贵,是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故事,模仿别人的爱情方式,那就变味了。

这部电影也不是教导市民如何谈恋爱,一部电影也没那么大格局和说教意味。

这样的宣发定位,没有影响(野蛮女友)的票房,一直到6月7号午夜之后,上映七天,票房就破了1300万。

无数女影迷对这样的爱情电影喜欢的不得了,但在宣发攻势下,也开始单纯的把它看做别人的,属于大荧幕的独有爱情模式,并不会太模仿。

毕竟,纵观整个故事,逻辑线就是女主陈虹一开篇出场,就因为前男友逝世,无法挣脱恋人死亡的悲伤感,才会酗酒什么的,遇到男主阿叶,也是因为阿叶长得像她前男友……

一开始是把叶彤这个阿叶当成了前男友替身,备胎。

只要清醒的观影,读完了电影故事核心逻辑,其实又有几个女孩希望体验这种爱情?现任先死一个??

再找一个对她百依百顺,无限包容的下一任?那不是扯淡么。

………………

6月8号。

赵氏金融中心,陈虹再次报来一箱子老家土特产,才兴奋的对赵导道,“老板,我听说这部电影,也能像超体那样引入内地?”

赵东淮点头,“嗯,之前谈过,可以进内地院线。”

从去年5月开始,超体引入内地院线,莫妮卡·贝鲁奇凭借一部超体爆红,甚至都和周惠敏一起上了去年的春晚。

后续里亚视一些电视剧,包括电影,的确可以继续进入内地大市场轰炸的。

(流星花园)进内地了,然后播放了一阵子被停播了,因为引起太多学生仔模仿F4,真嚣张跋扈像F4老大黎名那样随意做事,随时可能触犯法律的。

不过蓝色生死恋和冬日恋歌,进入内地后,没有被禁播,两部偶像剧真是在内地也杀疯了。

包括后来王景拍摄的变种版(天国的阶梯),在内地收视率一样是小神剧级别,(新白娘子传奇)更不用说。

这些基本都是播一部,来一次万人空巷的收视率,听说内地农村范围,都是一到播出时,一个村子或大半个村子,纷纷围在家里有电视机的家庭院落里,像是看电影那样看小荧幕。

电影方面,(人鬼情未了)、(监狱风云)等没有进内地,鲨滩和生死时速也没进。

倒不是有鬼之类不能进,而是人鬼情未了亲热戏太夸张离谱,监狱、警察故事等,是现实犯罪电影,揭露的东西也有点多,暂时没进。

鲨滩也是因为罗拉·芳娜全程泳装,暴露太多。

反倒是倩女幽魂系列进内地了!

没毛病,倩女幽魂有鬼,但你想想八九十年代聊斋、不同版本神怪片等等,就知道内地目前对这个卡的真不严格。

某款聊斋都不知道是多少内地小朋友的童年噩梦了。

霸王花两部也进了。

目前的陈虹,在内地也有不少影迷了,倩女2里的绝世大美女,霸王花2里的新丁大美人,都是美得冒泡那种。

阿虹再次激动道,“这要是进去,我若大红起来,岂不是也有机会接到春晚邀请??那几乎是最高荣誉了啊。”

第一届春晚是82年冬至83年初才开始举办的,可到了现在,依旧成为了内娱的超级大标杆了。

陈虹就算早就在港买了房子,发财效率也崛起了,但她毕竟是从小在内地长大,也没有变更去拿港岛身份证,对于某方面的荣耀还是很期待的。

赵东淮笑着点头,“要是真给你发约,你今年可以试试单唱那首(I Believe)。”

阿虹毕竟从小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这个位面还是从1984年4月就来港岛接受各种正规培训,除了练演技也包括磨练唱功。

她是没有太强悍天赋成为实力天后,但当一个八十年代及格的流行歌手,不难。

不止野蛮主题曲“I Believe”可以唱,就是童话、勇气等等,她都可以唱的啊。

说到这里,赵东淮笑着起身,“好了,我该去拍戏了,永不妥协拍到现在,都拍了一大半了,争取早日杀青,蹭个暑期档。”

陈虹顿时跑来挽住赵导手臂,眨了眨大眼睛,“老板,有我跑龙套的机会么?”

你这都大明星了,靠着(野蛮女友)爆红了,还要蹭龙套??

想了想,赵东淮又打开办公桌抽屉,拿出了一个本子,这是(心灵捕手),原本1992由马特·达蒙构思创作的一部短篇,写的是一个天才少年成长的故事。

这是励志教育类题材,后来逐渐被运作成电影项目,在1997年拍摄完成,拿了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同档次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金熊奖是和戛纳金棕榈一个档次的。

然后是北美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帝提名、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提名等等。

这是一串提名,真正获奖的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杯,最佳原创剧本奖杯。

不止在奖项上刷下来大把的荣誉,它的票房也不错,一千万美刀制作成本,全球两亿两千万美刀票房。

属于刷奖和荣誉一样强悍的优质项目。

主题?一个天才问题少年,在大学当清洁工,却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一群名校大学生都解不出来的数学题,他能轻松搞定。

然后在教授、心理医生、好朋友的帮助下,打开心扉,消除人际隔阂,找回了自我价值和爱情等等。

教育励志片嘛。

“这个本子你拿回去,你可以试试演大女主,若演技不行,会换巩莉,或者章敏、阿珍她们上,反正谁到时候演技合格,谁上这个天才问题少女。”

“如果你们演技都不行,那就换天才问题少年来……”

心灵捕手这个剧本,来个女版天才可以,来男版天才也一样,选择性很多很多。

设定无非是叛逆不羁、打架滋事,甚至可能被关进少管所的天才少年或少女嘛,女版配女教授,男版配男教授。

到底拍哪一版,暂时未定,赵东淮自己会不会执导,也未定,毕竟(心灵捕手)片子虽然不错,奖项和票房、录像带利润超大,但这没有(永不妥协)那种现实联动项目。

没有现实联动计划,以他目前的身份其实都有点懒得拍这种大片。

陈虹激动了,“我和珍姐、敏姐她们竞争?哇,那老板你可不能太偏心,要不你把对珍姐她们的特别关照,也分一些给我??”

“阿珍和敏姐可是经常有走后门机会的……”

毋庸置疑,赵东淮点的几个女孩子名字里,巩莉的演技目前吊打她们几个,但这是单纯演技问题么?两年多的日常、进组学习,巩莉演技已经展露巩皇苗头了。

但这并不是单纯演技问题。

六月了,去年亚洲戏剧学院第一期新生,都也渡过了一个完整学年了,今年6月亚戏该招募新生了吧??

鬼知道里面都有多少凶悍新人杀出来,会弯道超车。

赵东淮无语,“……”

沉默几十秒,他才开口,“这部电影还处于计划中,暑期档大片太多了,不急着搞,你好好准备就行。”

这个暑期档,从(朱诺)到(我的野蛮女友),还有(虎胆龙威1),(女版猫鼠游戏),(富贵逼人),就是(永不妥协)都可以蹭上暑期档的。

只能说这个暑期档的影迷们太幸福了,有各式各样的片子可以选择,这还只是赵氏影业的项目……

程龙的(警察故事2),都是4月中旬就开始建组筹备了!

还有吴白鸽的(英雄本色),那也是从4月初就开始筹拍的,搞到暑期档上映不难。

幸亏目前赵氏院线都是六厅模式了,能同时供应六部大片,不然这一个暑期档根本播不完。

而(心灵捕手)这电影只要演技过关,拍起来就快了,最关键就是主角和一个心理医生的对手戏,全片八次心理咨询,八次不同反应表演,堪称心理医生攻克叛逆问题少年心扉的教科书式演技。

心理医生的戏份,一点不比教授、主角好友的戏份少,还很精彩。

这都是要讲演技的!

否则也不会提名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奥斯卡影帝、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等了。

像是(永不妥协)一样考验演员演技,没什么大特技场面,大爆炸,难熬的动作戏等等,费时间,同样也没什么特效含量。

当然,赵氏影业特效组,可一直没闲着。

去年搞完(超体)特效时,赵东淮就让特效团队分出一大队人,给他们那一队定了终极目标,搞更多的恐龙模型,从迅猛龙到霸王龙、腕龙、三角龙、翼龙等等,都要搞起来。

模型加电脑特效,不指望短时间把那些做的更逼真,但用几年时间慢慢熬技术,什么时候大荧幕达标了,才算是完成任务。

原本好莱坞都是90年代才有这种技术。

这个位面,赵东淮1984年拍(超体)初接触,1985年搞完超体到现在,特效基地那一队人也又磨练了一年多了。

若用现在的技术去重现去年(超体)大荧幕上的恐龙镜头,一多年累积,只会做的更好更优质。

当然,按现在的进度,还是要慢慢继续熬。

又和阿虹略深入交流一会,让她好好回去攒演技,赵导才轻松出发前去了(永不妥协)剧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