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178节(1 / 2)





  是被单良给劝住了:“宫门前行凶,驸马是怎么想的?”然后他就给出了主意,你们该哭的哭、该闹的闹,但是闹得不要过份,抻着。

  赵司徒处不需要别人提醒,已发动了御史开始弹劾。

  赵司徒这边弹劾的不是吕济民,他弹劾的是吕宏。放到以往,赵司徒的风格都是阴阳怪气的,会说“都是吕尚书忧心国事,才耽误了他教导儿女,陛下为他考虑,放他回家教导后人,免教留下虎父犬子的遗憾,也是成就一段佳话。”

  都快要出人命了,怎么可能继续当老好人呢?赵司徒现在就直接说:“吕宏儿子女儿都没教好,还当个什么尚书?他就是个平庸无能之人!何必尸位素飨!”

  皇帝派了霍云蔚去查审此事,霍云蔚也不是个善茬儿,他没找吕府磨牙,按着公孙佳送上来的证据,先抓了中间人。顺着中间人往上下摸,就是不动吕济民。

  公孙佳那里更绝,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公文之前,她一天一封的奏本往京城发,使者不绝于路。

  逢一、四、七日,发的是正式的公文,她到了何处,所携之流人情况如何,一路上不但总人数没减少,还出生了好几个婴儿,中途又拣了些流离失所之人。

  逢二、五、八日,她上奏本,开始骂。今天到了何处,遇到什么样的官员,简直是要官逼民反了!不消说,骂的都是新换上来纪氏一脉的官员。

  逢三、六、九日,她给皇帝写私信,写的是沿途见闻,细致析剖一下所见所感以及头一天骂的官员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有的是手生,有的是心黑,有的就是平庸,一一给了考语。又将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城池武备详细描述。指出某处某些地方与她之前知道的不符,朝廷的一些信息或许还没有更新到位。

  每天都再奉上一点刺客的新料,今天说,吕府给了多少钱,明天说,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的头,后天又是一件没花完的证物——捏扁了的一只金杯,上面的印记上来看,确乎是吕氏离婚的时候从宫里带出来的东西。

  谁都不知道她手里还有多少料。

  旬日她休息,完美的作息安排,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而吕宏一拖数日就是真的故意的了。一子一女养这么大,一切顺遂,接着风云突变,情势急转直下,离婚已是不可思议,现在弄到要……吕宏心里也有疙瘩。他知道纪炳辉下定决心的事,他断难改变,纪炳辉所言也是事实。

  只是太狠了,不落忍。纪炳辉要掐断这祸事根苗,吕宏还想挽救一下。至少,不能公孙佳一闹、纪炳辉一说,他就要让自己的儿女去死!依律严判都判不到死刑的!怎么能就这么死了?

  然而一拖二拖,越闹越凶,吕宏为家族计,还是召来了儿女。

  吕济民感觉还好。吕氏一见三个侍女一字摆开,一人手里一只托盘,托盘皆以素绢覆盖,问吕宏:“我能再见阿福一面吗?”

  吕宏道:“不要连累了他。”

  吕氏深吸了一口气:“好。”不哭不闹,掀起一块素绢,露出一只酒壶来。吕氏低声道:“也罢。”

  吕济民这才露出惊惶的神色来:“阿姐?!阿爹,你这是要做什么?!事情是我做下的!”

  吕宏没有回答他,盯着女儿饮下鸠酒,悲悯地问儿子:“你以为你躲得过?”

  吕济民拔腿就跑!

  吕宏一声低喝:“拿下他!”

  吕济民未及奔出,便惊恐地发现他的大哥领着一队健仆将他团团围住了……

  ~~~~~~~~~~~

  “哼!恶人先告状!”单良冷冷地说,“明明是畏罪自杀!说什么不堪受辱?!丫头,研墨!”

  单宇道:“阿爹,您这也太明显了。今天吕氏姐弟死了,您明天就上表,谁都知道这不是君侯的答复,是您在代笔了呀。我再去长公主府一趟,传个话?”

  “等会儿咱们一块儿去!”

  “哎!今天有君侯的信吗?”

  单良转了颜色,笑道:“那我考考你……”

  “甭考啦,我知道的,现在是小元那个小子代笔,口气像是君侯的,其实是他写的!一看就看出来了,君侯说话多和气呀,哪像他,阴阳怪气的!”

  单良道:“我就问一句,你说这许多,谁说我要问信的事了?”

  “那阿爹要问什么?”

  “你们童子营里,就你吧,怎么看待君侯?恩主?慈善长者?柔弱女子?智慧之人?”

  单宇道:“慈父……吧?”

  单良大笑:“都这么看?”

  “我们在君侯身边的,差不多都这样吧。君侯要是个瓷娃娃,那就没劲了。”

  单良问道:“小元也这样?”

  “他?哼!他奇奇怪怪的,敬畏孺慕也是有的,又与大家全不一样。他要有异心,我一定收拾他!”

  单良捶桌爆笑。

  “阿爹?”

  “没事。”单良说着,将荣校尉写来的信折好仔细地收了起来。

  第168章 归心

  “就知道瞎操心!”单良笑骂了荣校尉一句。

  荣校尉十分担心公孙佳, 果断给单良写了封信。单良把信接到手里一掂,当时就纳闷了——荣校尉从来没给他写过这么厚的信!单良郑重地拆开信打算仔细研究来着,看完前三行他就喷笑出声, 悠闲地把信看完,单良将信一收,就去忙更重要的事去了。

  荣校尉这信写的,比写汇报还要严谨。分了几大部分, 一是说了自己的观察“那小子眼睛都要长到君侯身上了”, 护卫的注意力是要在公孙佳身上没错, 但是眼神是不对的, 荣校尉就是干这个的。哪怕看不出来,旁边还有正常的护卫呢,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接着说, 此事棘手,主要还是元铮是有潜力、受重视的,不能一杀了之。君侯是女子, 素来体弱, 也不能像一般大户人家对走上偏路的子弟那样,给他醇酒妇人。反正就挺愁的。

  最后说,自己身为下属, 处处替主君拿主意,这是不好的, 他也没有瞒住公孙佳的自信。然而人总有自己的思想, 还是忍不住担心。他就想跟单良商议一下,这个事儿,咱们属下总也得有个章程吧?

  单良知道荣校尉是个有心、有分寸的人。自己守家、荣校尉跟着公孙佳出去, 单良这个疑心极重的人也是放心的。